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難得和自己散步


清朗的早晨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研究好了。
我這次要報告的內容是以台灣高山茶產業的產銷回過頭觀看台灣高山農業發展脈絡中的原住民所面臨的困境。

自從高山農業的發展下,加深了台灣山地和平地之間的市場連結,而原住民在進入資本主義市場之後,脫離了傳統的農業生活,反而更依賴市場經濟的變化,在政府對於原住民土地不得買賣和限制開墾的狀況下,為了讓資本流動,而產生轉作的現象。

之所以會關注的個議題是因為現代有愈來愈多的原住民販售無毒、有機的農產品,並在包裝上加入一些文化元素,而有別於台灣其他的農產品。飲茶為漢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現在的茶業界對於高山茶是海拔越高愈好的想像,認為茶葉在品質、味道都是貼近自然的,例如,隨著不同的生產環境而帶有不一樣的「高山氣」口味,儘管如此茶葉「原始的」味道還是取決於其生產環境和茶園管理。

由於台灣政府對於山坡地保護的限制,再加上高山茶生長環境的特性,使得高山茶的產項極少。因此高山茶常常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形,甚至會有人將高價茶和低價茶混再一起販售,謀取暴利、造成食安恐慌,在這個脈絡下,許多人追求更安全健康的商品,在農藥認證上嚴格執行並推動產銷認證,尤其是茶產業。

高山茶是勞力密集和技術密集經濟作物,且茶原本不是原住民傳統文化的作物,在台灣卻有不少的原住民族正在從事高山茶葉的生產,有的呈成立了自有品牌,正對外推廣屬於原住民的茶。因此,讓我感到好奇的是茶這項原本不是原住民傳統作物,為何今天他們已高山茶為他們部落經濟來源?他們在如何接受與看待?以及有愈來愈多原住民開始以文化傳統包裝茶葉其後的意涵是什麼?

因此我想從這個案例思考人文地理學對於原住民性的討論。
原民性是在特定的時空脈絡和事件上而出現的,並不是只設固定的群體。
原民性的討論可以作為檢視傳統原住民往現代化或是進入資本主義市場邏輯中對土地文化,自然與社會之間的拉扯。而以茶葉的生產和消費的案例,原住民性的變動其意涵是與土地、環境、和市場的互動中得知。
→立論上的建議是?  未完待續...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台中美食~太平早餐推薦 (靠近勤益科大) 招牌豬排飯糰&手工鮮豆漿

好久不見的早餐文又來了

這次身為早餐控的我要介紹一下我家的早餐店啦~
大學四年加上研究所三年的在異地求學的時間,讓我有機會吃遍了台灣各縣市的特色早餐,但是吃來吃去還是比較習慣吃家裡的,可能是自家人的做法比較衛生、講求營養,也有可能我在讀大學以前就賴在家裡吃了17年的早餐。(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吃不膩哈哈)到了外地求學之後,每到新的地方,我必做的事情就是吃遍該地好吃的早餐(連鎖店、做法不衛生的店除外)!

但是在外面吃久了還是會想念家裡的早餐,這份想念可以是我每次回家的動力,或是每次在南征北討的返校路程中,特別外帶「家的味道」到異鄉慢慢的品嚐,或是從台中外帶到台北、高雄的好朋友們。

如果朋友們不知道要吃什麼的話,我最推薦飯糰和豆漿OR米漿。
這兩樣餐點是我認為最可以評斷一間早餐店是否用心的製作食物的標準,而這份用心是來自於對食物品質和味道的堅持。 在加工食品充斥的市場下,手做的滋味更是難得可貴。

首先我想介紹的是豬排飯糰和招牌飯糰。
有紫米和白米兩種口味。(紫米是純正的紫黑米,不會像有些店家會採用少量的紫米,染黑其他的白米一起賣。) 可依個人的喜好程度選購想要的口味,大部分的女顧客偏好紫米口味,男顧客比較喜歡吃一般的白米,然後加飯XD



老闆娘可以把每顆飯糰包得扎實得像一顆拳頭,裡面放滿了餡料!如果覺得料不夠多的朋友可以點海陸大飯糰加飯,或是加煎蛋,最專業的點法是飯糰加「自製的辣油」!這或許是我們這區的特殊吃法吧,許多上班族八點左右就會來報到領飯糰特餐,有時候可以看到媽媽帶著小孩來買飯糰,然後好巧不巧小孩的小名也叫做「飯糰」(因為媽媽懷孕的時候特愛吃老闆娘包的飯糰)。


好啦,總而言之飯糰的飯固然會影像整體的口感,不過裡面的配料也是飯糰的靈魂所在。
其實,最受歡迎的是飯糰裡面的豬排!!!!

這是店內的主打商品,限時限量,每天早上10點左右就會銷售一空。
這塊豬排大有來頭,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在賣豬排飯糰了(可能是這區第一個賣飯糰的店家),但是以前的豬排我自己覺得SOSO,但是經過了多次的改良,最新版的豬排大小和手掌差不多大,經歷過多次的拍打和特殊的醃漬手法,吃起來外酥內軟,帶有清甜的肉香! 
有時候北部或是南部的朋友都會託我從台中外帶飯糰XD(天啊我餓了)


還有滷蛋!滷蛋雖然只是飯糰的配角,但我認為好吃的滷蛋吃起來是有蛋和滷汁的甜味,而
不是死鹹,然後要有蛋白和蛋黃搭配Q談的飯,整體的口感吃起來很有層次感 ~


賣了二十多年的飯糰,我也會心疼老闆娘們的雙手!因為挖飯拌飯是需要出力的! 如果沒有適時的攪拌飯桶,吃起來的飯會有一種軟硬度不均的口感。以老闆年現在包飯糰的速度為例,每20秒包一個飯糰,1分鐘可以包3顆,10分鐘包30顆(我有認真的計時過),在短時間內,連續挖飯拌飯包飯的動作,手部肌肉和手指需要大量的出力,二十年下來,老闆娘們的手指早已變形,冬天來的時候整隻手臂和手指關節會異常的腫痛,這也是店裡限量的原因。
(如果有到店裡來,幫我關心一下老闆娘們吧)

然後另一項我大推的商品是無糖豆漿! (也有微糖)
豆漿是每天特別磨煮的,老闆娘都會別把豆渣濾掉,所以喝起來的豆漿就不會有焦味,在不加糖的情況下,反而可以喝出豆子本身的甜味,如果沒可嚐過豆子甘甜的香甜的朋友們可以試試看,自備保溫杯會老闆娘會給比較大杯喔!

不管你是路過的上班族,要去爬大坑山步道、坪林森林公園、屯區藝文中心、新社花海的遊客,對面的警察、勤益科大或是太平國中的學生,歡迎有空來坐。話說早餐店對面有一個補給站,叫做青山綠水好無聊,大家經過的時候可以順便來吃早餐補給一下XD。
如果看到小助手我出現在店內的話歡迎找我聊天啊~

地址:台中市太平區中山路一段256號
營業時間:每日6:00~11:50  
訂購電話:04 23926653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檢視情緒小孩

最近在檢討自己的情緒。
我發現我容易隱藏自己的情緒,認為只要不是甚麼傷天害人的壞事,大多可以一笑置之。但是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的簡單,不是哈哈兩聲在心裡murmur一下就可以帶過的,事發的當下心中還開了很多小視窗,不斷地反覆思考與感受,但也因為事情太複雜,不想打亂輕鬆的心情,往往我選擇忽略,或是迅速遺忘。久而久之我忘了如何感受當下的心情,儘管有情緒進到意識流,也只保留開心的那一刻,這也造就我看似溫和友善的個性。
以前的我認為不生氣是好事,不要太輕易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好事,但是憋久了也會內傷,甚至對自己的感受感到困惑。而這些困惑的情緒往往在演戲的時候得以抒發;或是將對自己的情緒拿來替其他朋友抱不平。總之,情緒抒發的對象不是當下的自己,後來想想這點真的有些可惜,錯過了自己最真實的一刻。
話說回來,最近的心理素質頗差(我很少會這樣欸),我大多透過吃東西、和朋友聊天、跑步、跳舞、寫作抒發XD,最後選擇遺忘。(不過我想還有更好的方式才對)。
剛剛正苦思著要如何把論文寫好,在分析某篇田野筆記的時候我笑了! 因為比起其他篇正常地敘述田野場景,該篇筆記充滿了我所有的憤怒之情! 「太誇張」、「可惡啊」、「怎麼可以這樣」,之類的詞幾乎填滿了筆記!我想這也是我表達憤怒的極限了XD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頓悟

學生生涯最後一個學期,默默地來到倒數三個月,這不到100天的日期可以衝刺論文了。
真希望我可以在年底前完成口考,然後修改我的論文大作啊。
這輩子難得已時間可以一直從事寫作,練習寫作,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雖然不在家裡、田野裡,而是在全台最棒的圖書館中,彙整自己的思緒並將其落實為文字,作為這兩年來我在山上穿梭的身影,所以要好好珍惜最後的時光。
從現在開始已經沒有猶豫或是灰心沮喪的時刻,只能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向前行,停留在原地只會離目標愈來越遠而已。加油加油,這學期多了親友團的支持,比過去兩年來好很多了。
時間是小偷也是慈善家,別在無意識下與他擦身而過。
穩住自己的心,才能明辨自己的時間和位置,專注在每一刻,時間會給你驚喜,努力到連自己都感動才是人生。


幸福正在不遠處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tennis day1

昨日朋友幫我上了一場網球課,為了避免日曬,我們約好早上五點起床搶場地,開始實踐自高中以來一直想學網球的夢想。小時候曾有幾次向老爸學,但是每次進步有限,上大學後就幾乎沒碰球,直到了研究所才有機會到網球場練球。

好友瞬間化身為細心嚴謹的教練,叼我揮拍的動作,因為我的手腕會轉,揮拍後沒有向後拉提,動作錯誤,常常被他噹,還好練習的時候有錄影,讓我機會檢討自己睡眼惺忪揮拍的蠢樣。
練習是必要的,趁著其他阿大伯阿姨在場外虎視眈眈地想要組對比賽,我也硬著頭皮的練習跟上腳步、調整揮拍的節奏街道教練傳來的每一球。每打一球我會下意識地檢討落球的位置和自己的動作,但是教練毫不留情不斷的傳球訓練我的反應。一袋球大約有20顆,差不多有6顆好球可以來回對打,8球有過網,但是因為拍跑掉將球都散落到不同的角落,最後的6球則是沒接到或是揮拍落空XD。(我想教練看我挫折的表情應該覺得哭笑不得吧)

最後是對著牆壁打。牆壁給我的感覺是一種真實感,打什麼球,牆壁就回什麼球,儘管彈回來的球作用力有減弱,但也是毫不留情的彈向你。最後的20分鐘分長的掙扎,因為我最多只打3球,而且動作僵硬,每打一球就撿一球。後來,教練覺得太熱就坐到一旁滑手機了~~~

牆壁反映著真實,好像一個人獨自面對真理之門,你給什麼,牆壁就回你什麼,只差你用什麼心態去回應它,如此而已。隔天一早,獨自面壁思過,拿著拍子走到網球場練習。

牆壁場的人來來去去,有阿伯們、厲害的男同學,也有校隊教練在教球,每個人都專注的與牆壁對話。本來想說因為天氣熱,打半小時就可以回去休息,沒想有個阿伯遠遠的看我揮拍,又到處撿球,於是他熱心的教我打牆壁的訣竅。例如又蹲低、手要提、首要靠近身體不要太出去,雖然這些老爸曾經叮嚀過我,但我從來沒有放在心上XD,覺得在這種大熱天有人願意和我分享學網球的心路歷程,並且主動的提點我這個菜鳥,不勝感激阿。於是,我又自動加碼半小時練習。(後來我把這件事告訴我的教練同學,他說,這是被搭訕XD,啊原來我被搭訕了也不自覺啊~)


心想,打牆壁是非常孤獨的練習,還好有熱心的人願意分享和交流,孤寂感減少了,因為有很多人跟我一樣都在新手的道路上努力著,只是我們身處在不同的時空練習罷了。總覺得比起跑步胡思亂想,只要身體適應步伐,保持規律性的換氣就沒什麼問題;但是打牆壁要提高專注力和靈敏度,一整個練習的過程就是重新打破跑步時的規律性,第一次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新的頻率,面對每一球,都必須承得住氣,靜觀球路,將拍、球、腳步和牆壁融為一體~

打到好球時身體會有一種輕鬆的暢快感,但這種感覺不是時時都有。身體、技藝的訓練是門高深的學問,不知道打網球是否和游泳這種高度依靠身體記憶的運動一樣,只要學會了就不太會忘呢?

PS教練的提醒:我就是要把你訓練成機器人!拍子動作不要跑掉阿~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back to high school

好久沒有回高中觀課了~
剛好這學期H老師開了一門課,讓大學學生有機會將一整個學期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呈現給高中生。
我對老師的實踐力和創意感報五體投地,讓我最感動的是,我從來沒有看過有哪一個老師這麼的信任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位學生發聲。

FOR FRIENDS

A是個心思細膩的好朋友,他對自己想做的事情很有想法,最特別的是,他喜歡和別人交留意見和分享新發現,同時他也很樂於接受他人的意見,每次和他談話都收穫良多,覺得自己好像充滿了電。我喜歡這樣愉悅、有活力的感覺,不會給人壓力,反而是幽默愉快中帶點期望和情感。比起兩年前初次見面,他依舊享受生活,享受和每個人相處的片刻。

在談話的過程中,我發現短期記憶能力越來越弱了,很多關於他的故事我聽過很快就忘了。可能是沒有用心聽,或是沒有感同身受,在資訊量過多的當下,下意識地將不太重要的資訊歸類到大腦的另一區XD,又或者我們此之間的面對面談話距離上一次是五月(再上一次是去年的九月),這點我之後會再留意,並且重新聆聽內在的聲音。為甚麼要讀研究所是我們每次談話都會待到的話題,初衷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我們勉勵著彼此,期許各自能在學術研究上都能發光。心中暗自慶幸著,上了研究所,有個不同領域的朋友可以一起深談任何事情的感覺真好。

A的另一個特質是我在其他人身上很少見的。只要對方說話時,他都會注視著對方的雙眼,暫時停止任何的動作,包括吃飯或滑手機,儘管他前一晚為了忙口試又餓又累,進食中隨著血糖上升頭正暈著。而我就是像一般的學生大辣辣的吃著我的東西,聽他說故事,給點回應或是追問,他又像說書人一樣幫故事接話,甚至回饋的更多。

一來一往的故事分享感覺很妙,感覺又回到大學時光。各自回想著大學時期的年少輕狂,在交流中感覺到自己好像也可以參與了對方的青春史,或許我們使用著相同的語彙,在分享趣事時,特定的語彙總是能把我抽回過去的時空,好在我們在大學時幹過不少「好」事,我們念舊過去的喜樂哀愁,也感激的以前那個永無畏懼的自己。

他是我永遠值得學習與珍視的知心好友!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夢中花,五里霧

突然覺得每一次的交心都很重要。
尤其是每次我大辣辣地走在系館或是路上的時候,都會有幾位男同學叫住我的名字,接著展開一個多小時的閒聊。
最近的日子都很奇怪 ,不是有誰說他喜歡我就是說我跟誰很配,雖然都是朋友說說,但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某一方面是我個人內心覺得矛盾。哀,愛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感覺啊? 我們沒有共同的默契,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話題可以聊,但是心裡就是覺得很奇怪。
我承認我喜歡A但是後來發現B喜歡我,讓我覺得很尷尬。
後來我試圖理解什麼是愛?以及我愛自己的感覺和他們「喜歡」()我的感覺有什麼差別。
後來我發現當我愛自己的時候內心會很放鬆,是打從心底的快樂和幸福,一切就像晨跑完吃早餐或和家人相處一樣自然。
當我切換成另外一種模式的時候,我感到無助,雖然身旁有朋友關心,但是我覺得好像少了什麼?有可能是在朋友面前我沒有做到最好的自己,所以心裡就猶豫了!
最近和兩位很久不見好朋友一起聊天,一位是臨時約,另一位則是巧遇而加入的,我們在校園晃來晃去,各自暢談生活的苦悶與樂事,短暫的見面說笑卻讓人內心糾結整夜輾轉反側。失眠的原因是因為我搞不懂自己的感覺,一位是先前很迷戀的人,另一位是最近覺得有趣的人,但是我不懂B,只是把B當成朋友。
兩位我都敬愛的好朋友,都是可以讓我放鬆做自己的人,只要我們湊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話題,和A在一起有說有笑至少3小時,和B也有2個多小時吧,有時候要當天的心境決定,但是如果要論真心我相信B,但是我依舊搞不懂他評什麼喜歡我呢?還是我誤會人家了?只能說一切都是夢,太讓人困惑了。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關於研究愛還是不愛 其實也很難說

為了要堅定自己的立場,總是要從心理找出可以一直支持研究的理由,這段時間的我好困惑~2015.12

把自己丟來丟去

把想法落實成文字需要多大的挑戰?
連續三天應友人的邀約,我再度踏上了田野的旅程,來到了海拔1600公尺左右的xx鄉,拜訪了ㄧ些在當地產茶、做茶的原住民。這次的邀約有一點突然,主要是因為另一個田野的主要報導人不在,所以就隨機的改到另一個山頭進行訪談。
這一次主要接觸到的人物都是茶葉生產合作社的老社員,所以談起過去的歷史就格外的有趣。但是要認真的說起原住民和茶產業之間的關係,必須要有更深入的田野了。
現在因為時間關係,只能靠訪談來補足資料了。 可惜訪談所能觀察到的東西不多,大多是受訪者自身的觀點,很難有另一個他者提供主觀的見解,希望下一次我可以更融入山上的生活,仔細的體會我的田野。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渾渾噩噩

早上趕完了作業,死線在即的作業突然有了一線生機,莫怪靈感來得特別慢,最後還是遲~交~了。再度的違反自己在年初訂下的小目標,希望自己的態度可以在積極一點,別再有下一次了,研究生的計畫安排也是有時間成本的。
好不容易送出自己覺得不太滿意的作業,勇敢跨出宿舍面對台北盆地煩悶的空氣,以閒散的步調晃到市場買午餐,一時間忘了正中午的鬼沒開的時候,買飯變成一件苦差事,還好在同一家店遇到了同屆的K,第一次和她暢談彼此的研究,我們交換著研究資料蒐集的過程,以及研究區的趣事,原來不同領域間的交流比我想像中來得有趣,或許我可以事實的和他人分享我的研究! 我發現和K聊天感覺很放鬆,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很羨慕她自信的氣質,希望我也可以像她那麼的優雅大方:)

接近期末沉重的畢業心情,讓我對未來的想法甚是擔憂,後來覺得庸人自擾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對的,我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在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上,持之以恆的努力,鳩會和大咖平起平坐阿! 所以關掉臉書和一些讓人分心的社群網絡吧! 真正厲害的人是會懂得善用時間,充實自己,累的時候放鬆心情享受娛樂,我想這才是我該做的!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回頭再檢視

水逆終於結束了,但是我的情況依然沒有好轉。可能是心理作祟的原因,讓我沒辦法自在地做自己。時間來到了五月底,見了老闆兩次面,將近四十分鐘的談話過程中,一下子感到迷茫和悲喜交加,一下子又羞愧到無地自容,但是老闆總是笑笑地提到我目前研究可能的方向和可看性。(但是我自己都沒甚麼察覺,心裡一直覺得好不容易擠出一些學理和有趣的田野故事,怎麼還那麼沒長進呢?)

但回過頭看一年前的我,那時更是焦躁不安,因為完全沒有辦法用一句話說明我的田野狀況,看到的東西只能用「複雜」二字形容,正因為看到社會現象的複雜性,其背後充滿著學理的解釋,讓我對研究的主軸毫無頭緒,任憑感覺在田野中練習加厚臉皮,走馬看花。
事隔一年回想過來,還真佩服自己的勇氣,如果不是一個人上山進田野,如果不是遇到好的田野報導人,說真的也不會有現在的研究,儘管現在的進度沒有我想像中的平順,但是心裡已經有底了,田野的缺口需要找時間和力氣補好。這次好不容易找到司機願意載我們上山,交通的問題解決了,希望可以順利地蒐集到我要的資料阿。


深夜無意間看到了直播~王老師的話真是說道我心坎裡,也解決了我困在心裡的問題
她說:
田野工作是不斷對話的過程,沒有一個所謂的本質性的討論,是一個不斷的與當代和傳統對話的過程,在不同的場與會關心到不同場域的變化。
跟當地人的互動過程都會影響到他看到文化的性質。

做田野是一個必須要非常面對自我的過程。

回想我進入田野場域的那一刻,不只是在做研究,而是在跟自己的生命經驗對話阿。
此時此刻,心中的苦悶也少了一點,面對田野,我又多了一些勇氣了。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初登場

原味茶事(自己寫的自己po)
五月初五,又到了春茶採收的季節,山上又開始熱鬧起來,是該動身到山上的時候了。比起春寒料峭了無人煙的田野,第一見到部落裡有這麼多的「外地人」。由於大多數的茶師傅和採茶團隊都在忙,索性一個人走到部落裡找老一輩的泰雅人聊天。
SONY DSC
圖1:繁忙的春茶季,是茶農們的期待。在這期間自南投和嘉義的採茶團隊和製茶師陸續進駐部落中,當然也少不了開著高級轎車的茶商到茶山找好茶 (2015.05作者攝)。
手裡拿著部落的舊照片,試圖追溯文獻上未提及的蛛絲馬跡。在因緣際會下,我拜訪了T大哥,大哥左鄰右舍呼朋引伴的請朋友們找出舊照片裡舊家的位置,照片勾起他們的兒時在舊部落的生活和後續遷村的經驗,那是一個充滿著回憶的下午。
T大哥,年過半百的泰雅人,平時都住在山上,以前經營過果樹產業,但現在因為年紀較大,部落裡也沒有人力可以投入果樹栽培,所以就轉手給其他人經營,只在自家後院留了幾棵蘋果和水蜜桃樹,平日沒事就和朋友泡茶,到鄰近的部落找老朋友談天說地,或是整理小果園過過乾癮。
在訪談的過程中,T大哥以濃厚的外省腔提及以前在舊部落種小米、地瓜和玉米等旱作外,他對果樹產業的掌握度更超越我預期的想像。在中橫公路開通過後,國民政府展開了高山農業計畫,引進了溫帶果樹的種苗,並指派中興大學的農藝團隊到部落教導原住民種果樹。而部落裡的果樹產業中梨和蘋果是大宗,蘋果的種類有五爪、紅五爪、金冠、蕙、富士和現在的蜜蘋果,梨子有二十世紀、橫山梨、芭梨還有雪梨等等。在九二一過後,迫於山區道路交通不便,影響果樹運往市產販售,原本一甲地可以產2000多箱的梨子,平均每箱600元,後來只能淚眼慘賠,許多人被逼到走投無路而下山找工作。由於大部分的人力外流,儘管一甲地有4到5人管理果園,時間與勞力的投入還是很吃緊,而這也是後來轉種茶樹的原因之一。
思2.jpg
圖2:部落內產業道路兩旁可以看到轉作中的地景,圖片右方的枯枝為棄養的梨子樹,而梨子樹下方的雜草堆中,隱約可以看到一排排3年生的小茶樹,其他較大棵的樹是茶園主人為了水土保持另外種的櫻花樹。(2015.05作者攝)。
T對果樹市場的產銷、人力的調配比想像中的還要複雜與深刻,只可惜因為年紀大了無法管理自己的土地只好轉讓給他人,而提到部落當前的茶產業,他們就沒有那麼熟悉了。就在此時,話鋒轉向部落裡返鄉青年接手茶園,在台灣茶市場打出知名度,替部落爭光的事蹟,順道提醒我來對地方喝到好茶而不是混茶的事實。
回頭檢視台灣茶的食安問題,當人們對高山茶的本真性存有疑慮的同時,原住民所產的茶葉商品日漸受到重視。大多數的茶葉商品強調友善環境、運用與環境共存榮的生態智慧生產出自然無毒的高山茶,以符合消費者對於高山茶的海拔愈高愈好和安全自然的想像。
思4
圖3:原住民生產的高山茶的包裝上傳統、象徵性的圖樣,代表著與自然共生、友善環境的隱喻。圖片取自:https://www.otop.tw/product/specialty_products_inside?s=1417&p=3752https://lishantea.com/
然而,和T的言談中可以清楚的知道,部落從過去的傳統作物轉換為現金作物,勞動力不足,以及山區多變的天氣,原住民與高山茶之間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複雜,而所謂的高山茶也沒有想像中的理所當然與「自然」。
近來觀察高山茶的心得,有愈來愈多的原鄉青年投入高山茶產業,相較於老一輩的做法,他們以新穎方式對外行銷部落的高山茶,將茶葉產品高度結合自身的文化符碼,試圖表達商品的原始和自然的特性,而有別於其他原住民特產。
然而,高山茶不是原住民的傳統作物,在茶葉食安問題和一系列茶葉認證與檢定制度下,在地農食與另類農食的推動,強調本土的、友善環境、有機的、自然的農食生產,將原住民與茶之間的關係鍵結在一起,而落入了原住民比較傳統和自然的迷思中。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台中早餐文化,,,


關於台中早餐沒文化一說,我想那是其他人將台中早餐與台南飲食文化比較的推論吧。
我家那一帶的中式早餐大多吃大麵羹、炒麵、飯糰。

因為家裡開20多年早餐店,所以我對吃早餐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視與講究。
不論是連鎖早餐店、菜市場隱藏版早餐或是路邊攤,不分營業歷史或是地點,早餐都是日常生活中構成我們對飲食、地方的認同要素。
不論是東全辣椒配炒麵,或是第二市場的蘿蔔糕配老賴豆漿,還是美x美連鎖早餐,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力分享他們愛吃的早餐,例如有網友分享台中炒麵的麵條多樣化、或是有獨特醬汁等等,像這類飲食的多元性蠻有趣的,我還蠻佩服作者對於炒麵攤的觀察
早餐的好與壞都是個人經由在社會價值建構以及身體感受而來,假若沒有用心的感受在地的文化脈絡、和常民的日常生活就無法體會,而容易掉入他者對早餐既定的想像中,不知如何選擇早餐,或是不知道有什麼早餐的兩難。

當然,除了找到對味的早餐,並從對一地早餐的迷戀進而認識地方外,我認為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早餐的品質。在兼具價格和美味的同時,品質是我評斷好早餐最低的道標準。
這也是阿母常提醒我的道理。例子很簡單,先不論早餐的價錢,有些店家進貨的品質就差很多,同樣是火腿三明治,有的人火腿拿一包100元左右(拼湊的碎肉),有的人為了顧客的健康著想,會拿300元的品質()上貨等等,同樣地,某些美食報導的小吃用料看起來大方,但在品質上還是注意(比如台中某市場有一知名商攤,會拿最便宜的辣椒醬或醬油加水稀釋~)

~話題有點扯偏了。
我最欣賞的早餐,或是早餐店是那種老闆對於早餐店的堅持,用自己的勞力和時間,
仔細把關早餐的品質,並且用一頓活力早餐,喚醒客人的每一天。我想家裡同樣是經營早餐或是喜愛早餐人都很容易理解。經過803菜市場的大麵羹、或是早上現包現賣的水煎包的夫婦、推著小餐車的肉粽阿姨、媽媽的早餐店、或是以前阿姨在台中某陸橋下的大麵羹攤。在鄉下地區,早餐店最早的5:30就開了,然後一直營到12點,收攤後店主又要在營業前重新備料,當我了解早餐店主人製作餐點背後的用心和堅持,對於早餐的製備有更多的了解,就此愛上了xx早餐。

比如說高中三年,我的早餐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玉米蔬菜薯餅蛋起司貝果,配無糖薏仁漿,或是蔬菜起司蛋餅配無糖豆米漿,365天都吃不膩,每天在早自習用完餐後,讓我有精力可以面對困難的數學考卷,可惜到大學較沒機會吃了。

或是有些人很喜歡吃飯糰,在當小姐的時候每天上班都會帶一顆飯糰,結婚之後也常來買,後來生了小兒子,兒子的小名叫飯糰。
在這我不是有意炫耀家裡的早餐多好吃,我要說明的是當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早餐會遇的同時,就構成我們記憶的一部分,也成為對一地一物構成認同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因人而異,前提是必須用心感受與觀察。

另一個讓我感到好奇的是,早餐品項和客人職業的關係。
舉炒麵配辣椒醬為例,小時候家裡就賣肉燥炒麵加辣,但是我一直不清楚這項餐點的源頭,或是吃炒麵加辣的趨勢從何而來。之所以會感到好奇是因為炒麵加辣是銷售變化最大的品項。

據我觀察,吃炒麵加辣的客人大多是男性,如果是壯年男性通常會吃兩碗,而且加很多的辣油和辣椒醬,他們大多是從事高度勞力的工作,而且這類的客人通常是3-4位左右結伴來吃炒麵(我指的是不同群的人),但是在經濟不發達和聯外道路興建之後,這群客人來的比較少了。

因為早餐店的位置是在通往工業區必經道路上,不知道是不是與大環境,例如產業外移等這群食客的人數減少了,吃炒麵加辣的人變少了(愛吃的人還是會來),近年來取而代之的是外籍移工,他們第一次體驗台灣的早餐文化,因為種類太多不知道如何選擇,所以很多人索性從簡單的蛋餅+奶茶點起,之後他們都很習慣的吃蛋餅了(可能與他們飲食習慣有關吧),而這也是另一種他們對於台中(台灣)早餐的認同之一。

對我而言,沒有人可以去定義所謂的台中早餐文化,因為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飲食型態不同,以及生活場域不同,對「台中好吃的早餐」各有各的定義,並不能以老台中的早餐代表台中,或是某位名人說好吃而盲從。

我們可以做的是憑著身體的直覺,決定今天要吃什麼早餐,享受吃早餐幸福感,以及重新思考每日在台中早起的第一餐的認同是什麼。例如,為什麼我會認為大麵羹或是某某路口的飯糰店是我心目中的台中早餐,這樣的認同是怎麼來的,或許可以進一步追溯台中早餐的發展史。如果心目中具代表性的早餐抽離生活,我又如何是好呢?


本文只是想分享一下我對早餐的看法,沒有褒貶其他早餐的意思。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到花市找春天

時序來到二月底,台北的天氣依舊濕冷,整天待在室內看書上網,比衣服曬不乾還煩。
難得在2/28這天天氣放晴,趁好天氣其腳踏車到建國花市逛逛。(其實已經妄想一年了,但都沒機會去,如果今天再不出門的話我會非常對不起自己的。)

大約騎了15分鐘的腳踏車,來到傳說中高架橋下的花市,一踏進去盡是琳瑯滿目的花卉和園藝產品。走沒幾攤,我發現花卉市場品項和價錢和我小時候逛花市時差很多。比如說,以前在逛花市的時候,小女孩最喜歡買的瑪格麗特、滿天星、波斯菊和三色堇等草本花卉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多肉植物和香草植物,招財性質的發財樹如萬年青和馬拉巴栗等比例沒有太大的變化。或許是都市的花市賣的品項比較特別,抑或是回應現代都市倉促高壓的生活節奏,需要一些室內的植物舒緩緊張的室內空間,順便吸附室內的灰塵與輻射(商場的植物介紹寫的)。人們對於綠色的植物(生物)還是有相當的依賴度,在花市裡足以見之。



根據第一趟隨處走訪我感興趣的店家,意外的發現靠近大門的店家賣的多肉植物比較貴一些,但是品質都不差,到了中間段落,價格便宜10元左右(蘭花價差更多,這與品種有關),這裡是我個人的觀察,但植物的生長狀況依店家的照護情形而異。有些店家的多肉植物與香草植物貴的10元,我想可能是因為多肉植物的生長速度緩慢,長長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時間換取空間,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成本比香草植物高吧。但是在多處攤位拜訪各式各樣的肉肉夥伴時,重複出現、大量排列、不斷補貨上架、重複的展售方式,讓我不知不覺有點麻木了(還好先下手)。

讓我感到困惑的是人們對於室內植物的心裡需求,是某種無法脫離自然的生活方式,僅以室內綠色的一角感到小確幸,但實際上這些植物並不是以自然的方式生長、繁殖,多肉植物的種類和產量多到讓人一時覺得是有某台機器大量生產出來的產品,將「自然」變成了資本的一部份,而且以低成本的方式取代市場內其他的植物品項。

但弔詭的是喜愛園藝的我也很樂於沉醉於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的想像中。我沒有要怪罪多肉植物的意思,只是想從年輕人對流行培養多肉植物的趨勢,進一步的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其實不孤單

再度進入到另一個田野,又是另一種心情,有時候有種重新來過的感覺,告訴自己先暫丟掉進入A田野狀態的我,然後盡可能的體驗B田野。心裡知道泡在B地兩三天是得不到全部的答案的,只能以我目前最感興趣的議題,或是有興趣的話題慢慢去探究。
這趟在B地只有四天的時間,每次接觸的新對象都是全新的考驗,有時候也會猶豫到底要不要表明身分,在內心糾結一下,不過我覺得如果真的想在閒聊之中交換到有趣的新資訊,誠實、真誠和謙虛是最好的方法了,回想起來一個研究生為了做論文,需要訪談資料時有那麼多素未謀面願意給予協助何德何能阿。
每當我數度進入田野或是抽離田野時,都回想著當時所見、所感以及願意幫助我的人們,內心深深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而我想抱持著這份心情,做研究時也就不孤單了。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類開工?

研究生都默默地在開學前一週到學校收心,順便利用最後一週的時間趕研究進度,提前到研究室報到,今天也是阿。
可能是心電感應還是怎樣的,老闆一大早也剛好要徵招我到研究室討論新的研究進度,還好有事前的心理準備,才可以讓我在接近恍神的精神狀態下,跟老闆一吐為快寒假的田野進度。(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我跟老闆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到自己還缺少的資料,就好像是故事的雛型聽起來都有,但是缺乏一些關鍵的細節,跟老闆討論完之後心理意識到這些問題,而老版也給予類似的回饋,天啊,真是太好了,下一次我要把這些資料整理得更詳盡,有更多的分析)

回想起前三次開學的心情,興奮、擔憂、苦悶、壓力、覺得充滿鬥志,各式心情都有,每一次都會花時間規劃新的學期計畫,「全力以赴」的執行,希望這學期的執行率是100%,減少後悔和擔憂的時間。(今天在聽廣播時心理學就教授也有提到,將想法和行動寫下來,總比放在腦袋空想還好,一但我們確立該做什麼事情,就可以直接照表抄課了)。

全新開工的一天,就得到新的啟示,真是太棒了。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靜心

利用春假的時間看了靈修旅遊相關的書籍,再次對照自己的生活經驗,雖然自己不是親臨現場的體驗者,李欣頻的文字總能帶我到另一個平行時空,觀想自己的生活樣貌。

比如說當ˋ自己陷入苦悶抱怨,或是特別沒有動力時,我就會開始觀想當自己在另一個更高的視野重新感受當下的情緒和氛圍,當我這樣子想的時候,心情就平靜許多。

在家裡的時間我大多都在發呆,想著自己是何等人物,為何有這樣的思考與價值觀,與人們的人際關係、對於身體的感受或是對於今年的期許,有好多都可以思考阿。有的時候我也試著與自己對話,試著問自己一些小問題,過了幾秒之後內心會有一個聲音或是感覺,告訴你該怎麼做(或是是我的幻覺也說不定),提醒自己要依循心裡的聲音,就如同書中提及的遇見美好的自己,必須接受並付出行動。

讀完書中印度靈修的趣聞,我問著自己,新的一天會有怎樣的挑戰與恩典呢?我又可以觀察到什麼?才過了沒多久,有一名天生臭臉的新客人跑來點餐了,從她口中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很酸,我從來沒有遇過這類的客人,而且每句話都是針對你而來。你們有熱奶茶嗎?(有)。多大杯呢?(拿出示意模型)那我要一杯大杯的。(ok準備飲料去,裝好飲料後,封好膜,走出廚房沒幾步,熱奶茶從杯緣漏了出來)哎呀!你的熱奶茶灑出來啦,太燙了都沒裝好,算了我要一杯冰的好了。(老媽即時來搶救,我們給他一杯大溫奶)。之後客人又要求吃全素的餐點,所以吃到後來她只能吃烤土司或是素飯糰,最後要離開前她還說了一些天災人禍和一些神怪的話語,又一面說自己從事義工多年還是有錢拿餓不死,面色時而凝重時而慈懷的模樣看起來很詭異,於是就聽著她的需求做了簡單的回應。

這是我在家裡幫忙四年來最驚悚的經驗,一面要聆聽客人的需求(客人的訴求超多),一面要顧及餐點的製作。只要面前站超過3組客人,我就會開始緊張。反觀我的老媽可以一抵十,把每位客人都安撫的服服貼貼,而且笑臉迎人,這是我最敬佩她的地方了。

人與人之間不只有金錢往來的關係,而是有情緒和價值觀的交流,就算是素昧謀面的人也有如此的交流。我想只要是真心的付出,就會更接近真理,不論是做生意或是寫論文都是一樣的。我想這是今天早上的修練吧! 過了這關,國中好友們突然前來用餐,接近中午時分,小表妹和表弟也到店裡玩耍,要打烊時隔壁帥氣的鄰居突然來買早餐,之後是表姊來吃玉米蛋餅。

從早上五點醒來到中午十二點,雖然我沒有做什麼,但是整個人累倒了。右手與麻痺了。
但是上午的故事都是最佳的磨練。信任、關心、直爽、開放,這些都是我今年努力的目標。

加油了。
心裡的另一個聲音是,讀書吧孩子,你該讀書了。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新年新願景

我永遠忘不了晨醒後陽光直接撒在額頭的感覺,一切是如此的自然放鬆,又讓人充滿希望。
短曬個幾秒後對著天空深呼吸,讓新鮮的氣流充滿著胸腔直通腦門,這是我一天中最喜愛的時刻。過年時節的陽光總給我無比的力量,在太陽下啜著無糖熱豆漿,一邊聆聽蟲鳴鳥叫,一邊觀察庭園裡的花草,讓我暫時忘了台北的紛擾與窘迫的生活。

回家一直是療育心理的必備行程,回到自己最自在的地方做自己。
從除夕夜到大年初四,我練習放下之前的憂慮,享受和家人們共處的時光,家人們的愛總是讓然感到放鬆而不帶任何壓迫感,反而給予一種正向的力量和勇氣,在你筋疲力盡時給予罪的養分。一週的春假,我活得像公主似的,無憂無慮,但也滿懷感激。

回想起過去一年多在台北的生活,心裡充滿著苦悶,因為選了一個自己很生疏的研究再加上自己情緒控管和時間管理的問題,搞得自己快得憂鬱症,活得像一個空殼子似的。沒事杞人憂天、無病呻吟,不然就是到處向朋友訴苦,現在想起來何等可笑,我竟然將這輩子大好的青春送入無底深淵,虛擲光陰阿! 最近又看了我喜歡的旅遊修行書,書中寫道你如何過一天,就如何過一生,這句話就如同當頭棒喝般的把醒我。

心情不好、憤怒、傷心、耍廢也該有個停損點,不要讓過多的情緒掩蓋了智慧。還有更多必須要做的事情等著或去完成。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只要願意去做,就有機會進步,類似的道理連小學生都知道,只是為什麼當我們長大之後,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都ˋ很難執行呢?
或許是我們看得不到高不夠遠,然後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世界加壓了,不然就是忘記了小時後完成夢想的感動,忘了及時感謝與行動吧。

願今年可以保有自己的初心,不要過度的憂慮,反而要多觀照內心自省;如果覺得會緊張的話就付出更多的行動克服。我相信我的守護神會保護我,給我最好的指引的。
定靜安慮德,正義信有功! 要先保有自己,才能保有全部。
當我準好了,就是成功的開始,一切先從轉念,付出行動開始。

加油了魚丸。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到底要穿哪一件?

美好似是一套社會既定的標準,這個價值觀好像是從小到大的潛移默化中建構的意識形態。
就好像在說胖瘦高矮一樣,在比較之後都會形成一套淺規則。
為甚麼會這樣說呢?那是因為最近朋友剛好邀請我當伴娘啦!(第一次當伴娘超興奮的)
為了選擇款式合身、穿起來不尷尬,又兼顧美觀和個人特質的考量,一件「適合的衣服」真的是萬中選一。

可惜的是當我和新娘在找尋找禮服的過程中,發現網路上的 衣服在怎麼找都是類似的款式,不論身形或是剪裁,照片中的MODEL以異常的比例和膚色再現於圖片中,給人一種只要穿上這件衣服換你變成公主一樣夢幻。好不容易找到一件外觀可以符合自己氣質和年紀的衣服,正在為尺寸傷腦筋的同時,發現尺寸表上的數字竟然也是一種管制身體的手段,暗示著美的標準,連買個衣服的都被身體微政治所制約了,要不要用nubra?怎麼無痛除毛?三圍多幾吋、少幾吋都要斤斤計較。我想只又自己做一件真正又合身的衣服比較實在了。

矛盾的是,我們一方面為美而苦惱,一方面又往美的過程努力掙扎,可見我們多在意世俗的眼光阿!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不知不覺就二月了

今天T跟大家提起A自從換了一個新的求學環境之後,A覺得自己因為修課和做研究的關係,變得沒有以前自信了,而且這件事情會讓一個人失去活力,的確,我曾經也有這樣的感受,雖然最近也是。
自信是建立在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但是妄自菲薄的心態也是由於對自我認同的崩解,以及自己和同儕寄予高度的期望。低落的自信心會影響心情,嚴重的話甚至會對身旁的任何小事感到無比的壓力。因為太想要把事情做好,所以就會想太多、擔心太多,以至於做事的效率低落。

但是還是有解決的辦法的。
能力不足這件事情,還是可以解決的,雖然短時間內不會看到成效,但是只要我們肯去做,一點一滴終將會聚沙成塔。就好比做研究時的文獻回顧,或是討論課的作業等,在做得當下由於時間不多、體力不支,或是文章艱澀難懂,就算讀完了也沒什麼特別想法等等的爛理由,都會將低我們的行動力,最後可能會被壓力和緊張打垮! 但是,換個想法,如果我們願意每天都做一點,一點一滴的去努力經營,努力當自己的老師擴充個人的知識庫,抱持著只要去做,終究會有結果(就算這些結果短時間不會出現,但總有一天會發生)。

現在的你可能處於自怨自艾當中,但是如果不採取積極的行動的話,我想情況可能會更糟吧!
採取積極的行動,或許可以把脫憂鬱魔王的侵襲,減少目前的壓力,不管做多做少,都是走在通往完成的道路上阿。(我前幾天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是回頭想一下如果我放棄的那不就更浪費我的之前所投入的精神和時間嗎,不如就做好做滿吧,對於無感的事情,接觸久了終究會有成果的)

如果還是覺得就算努力去做了,但是生活中苦悶相隨,別忘了,也要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喔。(運動、藝術、娛樂都是調劑身心的好方法,像我這種壓力一大很難放開的人都會去找超放得開的朋友談心,這招超有用的!)

僅此警惕自己,過多的憂慮足以蒙蔽智慧。
要付出行動做自己。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I told to myself keep going on and work hard,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It is the best chance for you to try, just do it and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There is a big surprise for you: Edward, Katrin and our journey is waiting for us.

So far, this is the best dream for me.

我發現我是一個可以為自己所愛的東西做很多事的人,我願因發揮最大的熱忱去完成我想做的事情,因為我知道我不做一定會很後悔,而且這後悔會隨著我的年齡增加而感到厭惡。所以請加油的寫出proposal吧,再怎麼辛苦都是值得的,我要把想法寫出來,想辦法忠實的呈現,因為我知道有人在等我,未來的我與她,我們注定要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相遇。

其實也沒有什麼叫做最愛,只要專注感受當下就好了,然後永遠記得就算失敗或受傷害,我還有家人,不用太自暴自棄,我可以面對一切挑戰的。

當你想到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你會開心到發光!!!!
正在猶豫要不要參加今晚的講座時,我就累了先睡了,一閉上眼睛我就進入到了講座前等待的場景,心情還是一樣的複雜,proposal還懸在心上還未修改完成,我的筆電文具和書籍全部都扛在自己身邊,會場中有出現了幾名的聽眾正興奮地等待他們夢寐以求的偶像,後來主持人說鄭xx作者已經來到現場,所有的粉絲瞬間一擁而上,而我讀坐在位置上悻悻然,待在位置上的我不知道做什麼,在演講開始前半小時,我就跑廁所順便搭電梯想到樓下的小七或是賽百味找食物吃,沒想到電梯一打開竟然是一位很久不見的朋友,一時之間叫不出名字,但她也是研究生,做自然地理相關的研究,短短從二樓到一樓的電梯竟然先衝上了五樓在緩緩地到一樓,30秒的時間內她很清楚地告訴我她目前研究計畫的進度,而且還說我好像找到研究的缺口之類的,但是需要多一點時間著墨,在她講解的過程中我好像全都聽得懂,但是講完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是夢阿),之後我到了小七門口我也跟他說了現在我的研究計劃卡關,而且口試委員也還在喬時間,但是她好像也不在意,也沒有多說甚麼。小七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從日本空運過來的海鮮和其他日式美食,有活蹦亂跳的蝦子、螺類、超級大海蔘、比拳頭還大的水蜜桃、章魚小丸子、酪梨、生菜沙拉還有看起來很好吃的牛奶麵包(25)和雜糧麵包(35),我看得目瞪口呆,猶豫了好久。一轉身,朋友拿著茶碗蒸狼吞虎嚥著,後來我則是選了一顆酪梨和兩個麵包去結帳,因為朋友看我心情不好拿出她的優惠點券幫我結帳,結完帳後我試圖把東西塞到包包中,沒想到包包一打開竟然還有前幾天沒吃完的芭樂3顆、半個葡萄乾麵包……,原來我有很多啊


這個夢意外的真實,完全的反映我現在內心的焦慮,以及我對生活的不重視,前一刻所想的東西下一秒全進入夢鄉,果真是日有所思日有所夢。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關於心態

學期又結束了。

這學期太多的期待除了十月的預口試之外,好像就沒有到達我的標準了。
不知道是對自己的要求太高還是怎樣的,失去目標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儘管我這學期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試圖從生活中看見自己的價值,但是有時候還是覺得與心中所想的差得太遠。
太多的擔憂和猶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尤其是這學期花太多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了。

這時候日記裡的每一句話,國高中寫的每一句勵志的話都在打自己的臉阿!
親愛的魚丸你到哪裡去呢?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在怎麼逃,問題還是需要解決的!
在學校活得像個居民,在家裡活得像公主,但是內心很清楚在不做些甚麼就來不及了。

生命是有限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如果一生中有機會可以鑽研學術,充實自己的知識庫,並且創造自己的價值,回饋社會,那麼此生或許無憾了。

進度如何?下學期要修專討二嗎?什麼時候畢業?畢業之後要做甚麼?希望下次再回復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已不再為這些問題感到不安煩躁與憂慮。

點了蠟燭,朋友說過去的煩惱就忘了吧,一口氣把它吹熄才回有新的開始!
在那瞬間我覺得肩膀突然變得很輕,好像可以平常心地看待一切困難。
我想那就是了吧,練習放空也是一種練習。

練習更積極,練習更主動,其實有很多事只要去做了就可以達成的!
看著學長姊一個個通過口考真替他們開心, 開心的事他們各自從研究中找到生活的真理和樂趣,並且邁下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明天就要換我了,看著自己的論文進度覺得不加油不行了,學長姐已經幫我樹立了典範,有很多壁方式值得我努力去追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