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初登場

原味茶事(自己寫的自己po)
五月初五,又到了春茶採收的季節,山上又開始熱鬧起來,是該動身到山上的時候了。比起春寒料峭了無人煙的田野,第一見到部落裡有這麼多的「外地人」。由於大多數的茶師傅和採茶團隊都在忙,索性一個人走到部落裡找老一輩的泰雅人聊天。
SONY DSC
圖1:繁忙的春茶季,是茶農們的期待。在這期間自南投和嘉義的採茶團隊和製茶師陸續進駐部落中,當然也少不了開著高級轎車的茶商到茶山找好茶 (2015.05作者攝)。
手裡拿著部落的舊照片,試圖追溯文獻上未提及的蛛絲馬跡。在因緣際會下,我拜訪了T大哥,大哥左鄰右舍呼朋引伴的請朋友們找出舊照片裡舊家的位置,照片勾起他們的兒時在舊部落的生活和後續遷村的經驗,那是一個充滿著回憶的下午。
T大哥,年過半百的泰雅人,平時都住在山上,以前經營過果樹產業,但現在因為年紀較大,部落裡也沒有人力可以投入果樹栽培,所以就轉手給其他人經營,只在自家後院留了幾棵蘋果和水蜜桃樹,平日沒事就和朋友泡茶,到鄰近的部落找老朋友談天說地,或是整理小果園過過乾癮。
在訪談的過程中,T大哥以濃厚的外省腔提及以前在舊部落種小米、地瓜和玉米等旱作外,他對果樹產業的掌握度更超越我預期的想像。在中橫公路開通過後,國民政府展開了高山農業計畫,引進了溫帶果樹的種苗,並指派中興大學的農藝團隊到部落教導原住民種果樹。而部落裡的果樹產業中梨和蘋果是大宗,蘋果的種類有五爪、紅五爪、金冠、蕙、富士和現在的蜜蘋果,梨子有二十世紀、橫山梨、芭梨還有雪梨等等。在九二一過後,迫於山區道路交通不便,影響果樹運往市產販售,原本一甲地可以產2000多箱的梨子,平均每箱600元,後來只能淚眼慘賠,許多人被逼到走投無路而下山找工作。由於大部分的人力外流,儘管一甲地有4到5人管理果園,時間與勞力的投入還是很吃緊,而這也是後來轉種茶樹的原因之一。
思2.jpg
圖2:部落內產業道路兩旁可以看到轉作中的地景,圖片右方的枯枝為棄養的梨子樹,而梨子樹下方的雜草堆中,隱約可以看到一排排3年生的小茶樹,其他較大棵的樹是茶園主人為了水土保持另外種的櫻花樹。(2015.05作者攝)。
T對果樹市場的產銷、人力的調配比想像中的還要複雜與深刻,只可惜因為年紀大了無法管理自己的土地只好轉讓給他人,而提到部落當前的茶產業,他們就沒有那麼熟悉了。就在此時,話鋒轉向部落裡返鄉青年接手茶園,在台灣茶市場打出知名度,替部落爭光的事蹟,順道提醒我來對地方喝到好茶而不是混茶的事實。
回頭檢視台灣茶的食安問題,當人們對高山茶的本真性存有疑慮的同時,原住民所產的茶葉商品日漸受到重視。大多數的茶葉商品強調友善環境、運用與環境共存榮的生態智慧生產出自然無毒的高山茶,以符合消費者對於高山茶的海拔愈高愈好和安全自然的想像。
思4
圖3:原住民生產的高山茶的包裝上傳統、象徵性的圖樣,代表著與自然共生、友善環境的隱喻。圖片取自:https://www.otop.tw/product/specialty_products_inside?s=1417&p=3752https://lishantea.com/
然而,和T的言談中可以清楚的知道,部落從過去的傳統作物轉換為現金作物,勞動力不足,以及山區多變的天氣,原住民與高山茶之間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複雜,而所謂的高山茶也沒有想像中的理所當然與「自然」。
近來觀察高山茶的心得,有愈來愈多的原鄉青年投入高山茶產業,相較於老一輩的做法,他們以新穎方式對外行銷部落的高山茶,將茶葉產品高度結合自身的文化符碼,試圖表達商品的原始和自然的特性,而有別於其他原住民特產。
然而,高山茶不是原住民的傳統作物,在茶葉食安問題和一系列茶葉認證與檢定制度下,在地農食與另類農食的推動,強調本土的、友善環境、有機的、自然的農食生產,將原住民與茶之間的關係鍵結在一起,而落入了原住民比較傳統和自然的迷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