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中早餐沒文化一說,我想那是其他人將台中早餐與台南飲食文化比較的推論吧。
我家那一帶的中式早餐大多吃大麵羹、炒麵、飯糰。
我家那一帶的中式早餐大多吃大麵羹、炒麵、飯糰。
因為家裡開20多年早餐店,所以我對吃早餐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視與講究。
不論是連鎖早餐店、菜市場隱藏版早餐或是路邊攤,不分營業歷史或是地點,早餐都是日常生活中構成我們對飲食、地方的認同要素。
不論是東全辣椒配炒麵,或是第二市場的蘿蔔糕配老賴豆漿,還是美x美連鎖早餐,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力分享他們愛吃的早餐,例如有網友分享台中炒麵的麵條多樣化、或是有獨特醬汁等等,像這類飲食的多元性蠻有趣的,我還蠻佩服作者對於炒麵攤的觀察。
早餐的好與壞都是個人經由在社會價值建構以及身體感受而來,假若沒有用心的感受在地的文化脈絡、和常民的日常生活就無法體會,而容易掉入他者對早餐既定的想像中,不知如何選擇早餐,或是不知道有什麼早餐的兩難。
當然,除了找到對味的早餐,並從對一地早餐的迷戀進而認識地方外,我認為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早餐的品質。在兼具價格和美味的同時,品質是我評斷好早餐最低的道標準。
這也是阿母常提醒我的道理。例子很簡單,先不論早餐的價錢,有些店家進貨的品質就差很多,同樣是火腿三明治,有的人火腿拿一包100元左右(拼湊的碎肉),有的人為了顧客的健康著想,會拿300元的品質(中)上貨等等,同樣地,某些美食報導的小吃用料看起來大方,但在品質上還是注意(比如台中某市場有一知名商攤,會拿最便宜的辣椒醬或醬油加水稀釋~)。
阿~話題有點扯偏了。
我最欣賞的早餐,或是早餐店是那種老闆對於早餐店的堅持,用自己的勞力和時間,
仔細把關早餐的品質,並且用一頓活力早餐,喚醒客人的每一天。我想家裡同樣是經營早餐或是喜愛早餐人都很容易理解。經過803菜市場的大麵羹、或是早上現包現賣的水煎包的夫婦、推著小餐車的肉粽阿姨、媽媽的早餐店、或是以前阿姨在台中某陸橋下的大麵羹攤。在鄉下地區,早餐店最早的5:30就開了,然後一直營到12點,收攤後店主又要在營業前重新備料,當我了解早餐店主人製作餐點背後的用心和堅持,對於早餐的製備有更多的了解,就此愛上了xx早餐。
比如說高中三年,我的早餐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玉米蔬菜薯餅蛋起司貝果,配無糖薏仁漿,或是蔬菜起司蛋餅配無糖豆米漿,365天都吃不膩,每天在早自習用完餐後,讓我有精力可以面對困難的數學考卷,可惜到大學較沒機會吃了。
或是有些人很喜歡吃飯糰,在當小姐的時候每天上班都會帶一顆飯糰,結婚之後也常來買,後來生了小兒子,兒子的小名叫飯糰。
在這我不是有意炫耀家裡的早餐多好吃,我要說明的是當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早餐會遇的同時,就構成我們記憶的一部分,也成為對一地一物構成認同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因人而異,前提是必須用心感受與觀察。
另一個讓我感到好奇的是,早餐品項和客人職業的關係。
舉炒麵配辣椒醬為例,小時候家裡就賣肉燥炒麵加辣,但是我一直不清楚這項餐點的源頭,或是吃炒麵加辣的趨勢從何而來。之所以會感到好奇是因為炒麵加辣是銷售變化最大的品項。
據我觀察,吃炒麵加辣的客人大多是男性,如果是壯年男性通常會吃兩碗,而且加很多的辣油和辣椒醬,他們大多是從事高度勞力的工作,而且這類的客人通常是3-4位左右結伴來吃炒麵(我指的是不同群的人),但是在經濟不發達和聯外道路興建之後,這群客人來的比較少了。
因為早餐店的位置是在通往工業區必經道路上,不知道是不是與大環境,例如產業外移等這群食客的人數減少了,吃炒麵加辣的人變少了(愛吃的人還是會來),近年來取而代之的是外籍移工,他們第一次體驗台灣的早餐文化,因為種類太多不知道如何選擇,所以很多人索性從簡單的蛋餅+奶茶點起,之後他們都很習慣的吃蛋餅了(可能與他們飲食習慣有關吧),而這也是另一種他們對於台中(台灣)早餐的認同之一。
對我而言,沒有人可以去定義所謂的台中早餐文化,因為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飲食型態不同,以及生活場域不同,對「台中好吃的早餐」各有各的定義,並不能以老台中的早餐代表台中,或是某位名人說好吃而盲從。
我們可以做的是憑著身體的直覺,決定今天要吃什麼早餐,享受吃早餐幸福感,以及重新思考每日在台中早起的第一餐的認同是什麼。例如,為什麼我會認為大麵羹或是某某路口的飯糰店是我心目中的台中早餐,這樣的認同是怎麼來的,或許可以進一步追溯台中早餐的發展史。如果心目中具代表性的早餐抽離生活,我又如何是好呢?
本文只是想分享一下我對早餐的看法,沒有褒貶其他早餐的意思。